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提升政策效果

10月14日,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于线上举行。本期论坛聚焦“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提升政策效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于泽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报告表示,面对2023年疫后曲折的复苏进程,下半年以来,尤其是在7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之后,我国从财政、货币、房地产、产业、消费、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总体来看,宏观政策的协调性得到了提升,政策效果正在初步显现,具体表现为两个维度:一是经济处在持续向好的稳定修复过程中,二是随着经济的修复,高质量发展得以进一步凸显。

同时,宏观政策的边际效果逐渐减弱,其背后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当前我国面临着大量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这些问题改变了微观主体行为和市场供求关系,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从传统的以增量为主的增长走向了存量优化阶段,宏观政策需要通盘考虑存量市场和增量两个方面。目前的政策设计更加偏重增量维度,可能会对存量市场形成一定掣肘。

报告指出未来进一步优化政策的方向:首先,宏观政策兼具总量和结构的功能,未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强化总量功能,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结构方面,要更加强化与财政等政策的配合协调。第二,对于财政政策而言,要加大预算内的财政支出力度,同时适度提升中央政府层面的杠杆率。在财政支出结构上,要更加配合就业、产业等方面,凸显对民生等领域的支出。第三,要进一步推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工作。最后,要根据房地产的存量和增量两方面市场,全面优化房地产政策体系。

短期内,要以资产负债表修复为切入点,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切实修复和提升,提高市场主体的政策体感,从而提振信心。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过程中,一是要强化稳就业,二是要全面修复房地产政策,三是要通过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修复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四是要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效果,在中长期内,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化改革,疏通宏观政策传导机制。此外,还要强化政策的目标导向,防止合成谬误,通过政策协调进一步发挥好政策合力。

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指出,对于宏观政策目标的判断十分关键,这将影响到我们的政策选择。当前,我们遇到的问题是长期发展之后产生的调整压力,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关注如何筑牢底部,而非寻求通过短期刺激性政策带来实质性的反弹。在具体政策选择上,应该在民间、需求、分权、积极性、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努力。我们需要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对凯恩斯主义在应对日本长期高增长后的经济下行时的失效予以关注。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不仅要关注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也要关注体制机制的改革措施,把改革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仍然面临三重压力,即预期转弱、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只是这三重压力的顺序相较以前发生了变化。以前更多强调供给冲击,现在则更多转向需求收缩。需求收缩的背后是预期问题。一方面,宏观调控的目标并不是在其语境下可以解决的;另一方面,宏观调控自身也有问题,这导致很多政策出台后效果不及预期。如何对宏观调控和高质量发展这两种语境进行区分,又能够使得宏观调控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发力,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汽车行业却异军突起,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当前经济下行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房地产,因此要稳定经济增长,房地产是重中之重。目前来看,“保交楼”政策,包括地产融资“三支箭”的修复政策力度还不够,地产开发商信用风险高企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扭转。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指出,相对于西方目前主流的、仅包括需求管理的宏观政策体系而言,中国的宏观体系应更为完整,理论基础更为先进扎实,政策组合更为丰富,可以应对多目标宏观调控。中国宏观调控特色是以市场环境管理为主、供给管理次之,需求管理为辅。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疫情带来的供给冲击导致滞胀,而在滞胀的背景下,所有政策搭配都难以兼顾多元化的政策目标。实证结果表明,主动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在总供给冲击下对产出与私人消费造成的扰动更小,更能够起到应对“滞”的压力的作用。

对新兴市场消费情况的研究表明,财政赤字的变化对长期居民部门的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的非对称影响,而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居民消费的支持作用弱化。因此,宽财政、稳货币、重结构、强目标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更有助于实现中国消费的可持续增长。(记者 王祯祯)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