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于线上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稳字当头的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晓光代表团队发布本年度中期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疫情的暴发给我国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但是这并非问题的本质。本质是保就业隐含了经济增长的目标,这是关乎增长底线的问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研究团队发现:要满足就业需求,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至少要维持在4.6%以上的水平,且服务业不能再遭受大的扰动;若经济增速达到5.5%的预定目标,非农就业增量就能够达到近500万,恢复到2019年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才不会严重下滑。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要做好应有担当。上半年前五个月我国财政政策在积极调整,概括为增支减收。而通过对政策进行评估,可以得出其具体的效果并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例如,增值税的减税对于制造业的产出和就业会有一个比较强的稳定作用,增值税如果降1个百分点,会带动产出和就业增长率提高1.46%和2.4%。而今年力度较大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对改善企业现金流、激励企业扩大生产都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这一政策的稳增长作用明显,并且这一政策在未来还具备进一步推进的空间。
报告认为,在货币政策方面,要强调行动的勇气。货币政策最大的优势是灵活性,但通胀、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因素往往制约有关部门制定政策的及时性。重新审视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价格型工具中的短期政策利率,自今年1月份以后就未再调整,数量型工具的使用也显得格外谨慎,这明显与经济运行的变化不匹配。
报告表示,面对空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上半年宏观政策调整及时、靠前发力,但力度不足、效率下降。下半年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宏观调控举措,政策效果也必将会有更充分的体现。此外为保证全年经济目标的基本完成,使中国经济回到健康运行区间,中国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需要在中期进行扩容和工具的创新。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首先分析了中国及全世界的经济运行受到三个基本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一是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二是俄乌冲突升级;三是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这也说明全球化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发展的,总是在曲折中上升,总是有各种不确定性。对于这种情况,跨国公司多采取“产地销”和“销地产”的生产经营方式,以消弭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黄奇帆认为未来只要人类社会各种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跨国的投资贸易不会停滞,还会继续增长,只不过将会以更加集约、更加经济的方式来呈现。
黄奇帆认为中国经济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力量。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可以大幅摊薄制造业的研发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物流成本、市场开发成本甚至原材料采购成本。我们要在产业链、供应链等产业组织层面有新的迭代升级,有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才能发挥中国作为最大规模单一市场、产地销和销地产、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优势。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以“研判经济形势要看今天、昨天、明天”为题,发表了自己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些具体判断。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经济面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新挑战。二季度经济形势将拖累全年经济增长,相较于2020年今年我国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及出口方面的发展动力不足,很难实现当年的“V型复苏”。
就过去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要促进经济持续性发展,要解决一些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的发展中,房地产、地方政府、金融的三角循环拉动了增长,但随着房价上涨动力的减弱,已呈现疲惫态势。并且需求、供给、分配方面的结构性变化都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的内生特点没有变。从短期看,疫情近期有所缓解。随着防控措施更精准,改善预期的一些政策措施正在落实,经济发展将重回正轨。从长期看,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我们还有充分的政策空间,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百年奋斗的智慧经验,所以从长期看能够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首先指出,我国经济已有明显改善,但依然面临挑战。就经济发展而言,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总体上已经进入到快速重启阶段。随着疫情冲击的消退,稳增长成为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经济回升态势基本形成。但当前我国经济复苏仍然面临统筹疫情防控与稳定经济增长存在难度、外部环境制约、需求不足、经济恢复动力变化、市场信心和预期尚未恢复、重点群体失业率上升等多项挑战。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最重要的是抓住现在的时间窗口的关键节点,把国务院部署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实现二季度增速转正,经济能够稳定在合理区间。而对于市场预期问题,王一鸣认为稳定预期需要找到一个切口。除了做好短期逆周期调节,还需要挖掘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刘元春从中长期角度分析了“全球滞胀中中国崛起的新机遇”。当前全球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滞胀的局面,这也将对资本主义体系带来重创。它实际上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发生重大扭曲、发生重大资源错配所带来的一轮新危机的出现。如果从世界经济的长波理论看,五十年一遇的长波低谷重新开始。
与此同时,滞胀虽然对中国会带来很多冲击,但是对中国供给能力会有一个全面的释放,对中国结构性转型会提供全面的契机。首先是中国经济目前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造成的成本冲击的释放能力、缓解能力已经大大提升。但同时一些制造品价格的上扬也拉动了我国出口价格的上升,使大量的规模性制造供给能力得到释放。并且能源价格和基础产品的价格提升,将大大促进我国新能源战略和新型战略产业体系全面的崛起,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升级。
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多方面冲击,其中预期转弱、信心不足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一点具体体现在经济增速预期下台阶、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长期投资意愿下降以及房地产下行预期进一步确立,而解决投资预期下降、企业家信心下降这一问题尤为关键。具体看来,投资预期和企业家信心下降源于多个方面,具体包括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经营环境问题、社会思潮影响以及政府方面的一些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发力:第一,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调整干部任期过短的问题。第二,要把GDP作为核心考核指标,不能放弃。第三,抓好营商环境,尤其是改善大型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提升企业家预期。第四,要在政策方面、指导思想方面给予企业家良好的长期预期。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编辑:王祯祯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