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多管齐下推动复苏

5月19日,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1年5月)(总第47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本期论坛聚焦“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多管齐下推动复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成员王孝松代表课题组发布月度数据分析报告。

报告指出,一、从全局高度进行战略布局,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以内循环为主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坚持技术创新,要非常重视美国的全面遏制,我国有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还是受制于人,在未来要坚持原创技术的根本性突破,加强基础研发。从战略高度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从战略全局的角度布局数字经济是应该坚持的方向。二、进一步推进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三、为贸易伙伴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扩大开放的领域和深度,促进对外贸易全面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报告显示,私营企业在各类企业中增加值最快。从不同行业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制造业和电器机械都呈现出较高的增长率。民间投资增长率比国有控股企业增长率高,说明民间经济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第一产业同比增长率35.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相对较低,第二产业21.7%,比平均值略高出有限,远低于第一产业增长同比率,第三产业同比增长率更低,最为重要的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率低说明市场信心不足。

报告指出,投资方面特征持续向好,作为最重要的拉动力量,民间投资势头比较好,三大产业相比,第一产业增速比较快,高技术产业投资成为亮点。开发投资的热情没有减少,销售全面大幅增长,但是一二线城市出现了一些投机炒作的行为。

报告认为,经济基本面的状况整体不错,稳中向好,但局部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消费增速回落等。

报告显示,4月CPI同比温和上涨,环比降幅有所收窄,食品价格同比下降,交通通信涨幅最大,环比来看教育文化娱乐涨幅最大。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PI涨幅达到6.8%。环比有所下降,但上月增长1.6%,这个月仍有0.9%的增长幅度,生产者价格指数一直在增长。除了大宗商品影响之外,持续复工复产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也有明显增长。报告显示,4月PPI特征,同比仍在上行,环比增幅收窄,一方面表现为国内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另一方面表现为国内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显著。

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较好。报告指出,进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差额有一定收窄。按照人民币计价进出口是3.15万亿,同比增长26.6%,比2019年同期增长25.29%。出口增长22.2%,进口增长32.2%,进口增长幅度要比出口增长幅度明显高出,导致顺差同比减少12.4%。报告强调,按美元计价增速更高,说明整体状况比较好,进口增长速度比出口快,使得顺差有所收窄。

景气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报告指出,制造业生产扩张力度有所减弱,用工景气度有所回落,新订单指数回落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扩张有所放缓。根据PMI采购经理指数,3月份51.9%,4月份51.1%,相比较而言4月有回落。该数据有两项指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在50荣枯线以上,表明发展信心较足。但从业人员、供应配送时间、原材料库存的相关数据都低于50%,说明整体有信心的情况下,对于库存、就业情况和配送物流的情况还不是非常有信心。

报告认为,部分前期受到疫情制约比较大的行业恢复明显加快,比如住宿餐饮、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个月高出1.8个百分点,表明居民消费意愿明显增强,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建筑业景气度有所回落,低于上个月4.9个百分点,还是比较高的景气区间,该指数有一些先行作用,未来房地产行业不一定非常乐观。

人口变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双刃剑。报告指出,无论是中国出生人口还是出生率都有明显降低,2010年出生率11.9%,2019年10.5%,2020年出现断崖式下降。从人口年龄结构看,把15-59岁的人作为劳动人口,全国平均比率是63.35%,某些省份甚至会低于该数值,并且劳动人口的比重会越来越低。

报告强调,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来说必不可少,因此未来劳动供给不足可能会拖累我国经济增速。但可能也有一些优势和好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全国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指大专学历)学历的就有1.5万人,这些人力资本将对我国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带来支撑。

报告指出了人口问题带来的风险点。第一,以国际贸易为例看,人口结构的负面冲击,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第二,国内出现零星的疫情,发展态势不明确,将对全球的生产联系和复苏产生不确定的影响。第三,美国遏制战略仍将持续,无论是对外贸易的发展还是技术的持续发展都会对中国产生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