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中国医院并购保持活跃 技术壁垒和产业链价值提升投资意愿

2019年3月4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13年至2018年中国境内医院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报告指出,中国医院并购在2016年达到高峰后略有下降但活动依然活跃,企业医院和民营医院特别是民营专科医院出现颇多投资亮点。尽管投融资双方存在天然利益冲突,但尚未成熟的医院并购领域仍将吸引资本的青睐。

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8年,中国医院共发生764起境内外并购交易,披露交易金额达1323亿元人民币,其中2018年发生199起,交易规模为241亿元。在经历了2016年的整体爆发式增长后,2017年及2018年,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大幅减少,境内并购金额略有下降。

2013年至2018年,境内医院并购活动已披露投资金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85亿元。依托医改先行、特色医改模式及医院并购成功案例较多等有利因素,北京交易规模最大,广东、四川及江浙地区交易金额及数量增长强劲。我国医疗资源集中的特点并未因社会资本的投入得到改善。同时,热点地区竞争激烈化,黑龙江、安徽、上海和湖北日趋受到投资者青睐。海外并购方面,澳大利亚于2016年发生一笔超大型交易,香港地区在交易数量方面持续增长。

纵览近十年趋势,社会资本投资医院呈现出准备期(2010年至2014年)、高峰期(2015年至2016年)及调整期(2017年至2018年)三大阶段。

准备期阶段,各项政策红利效应逐渐显现,医院并购交易规模日益扩大。

2016年,医院并购出现大幅度增长,交易规模达到高峰,已披露交易金额达161亿元,创该阶段最高纪录。

2017年至2018年,交易保持稳定态势,2018年已披露医院并购交易金额达144亿元。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并购交易服务国内市场及医疗行业并购服务主管合伙人钱立强表示:“2013年至2018年,妇幼专科医院累计并购交易金额为各专科最高。由于妇幼专科逐步呈现投资饱和迹象,眼科、肿瘤及脑科等技术壁垒高且产业链价值高的专科,受到综合型上市公司及医疗管理集团的追捧,按交易额计算在2018年跃升成为最热门的三大专科。与此同时,妇幼、口腔及整容专科由于技术壁垒低,竞争激烈,投资金额在2018年显著下降。”

从医院类型看,专科医院在2016年至2018年为投资热点,2018年交易金额达82亿元人民币;综合医院和医疗管理集团在2018年投资金额比2017年均有所下降,分别为约50亿元和13亿元。从医院等级看,未评级医院(专科、医疗管理集团、民营综合医院及规模较小的公立综合医院),2018年已披露的交易金额比上年减少约47%;而二级专科医院及三级地方中心医院在2018年受市场看好,其披露的交易规模在2018年有所上升。

由于国家政策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支持,私募基金看好医院的业务扩张和盈利能力,对医院并购交易保持极大热情, 2018年已披露的交易金额保持在59亿元。战略投资主要以整合医院资源及利益链条和追求协同效应为驱动,期望掌控和更多参与医院管理,目标主要为医疗管理集团及综合型上市公司,2018年已披露交易金额比上年减少约5%。

钱立强指出:“投资者对医院投资及整合的流程预期是简单化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以及医院实际管理流程是精细化的,需谨慎思考管理流程矛盾。投资者与医院管理层在经营理念、投资目标以及持续投入及收获机制通常不一致,需要事先考虑相应的风险。”

近五年,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主要选择在香港主板及新三板上市。由于上市成功案例较多且筹资金额较高,香港主板尤其成为上市首选地,过去五年吸引15家公司上市。2018年香港主板上市融资额达到76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加约64亿元。规模相对较小的医疗企业更偏爱选择新三板挂牌,而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尽管A股市场的估值高、流动性高,近年来登录A股市场的医疗企业极少。

展望2019年,钱立强预计,除非发生经济环境和政策的重大调整 ,医院行业的投资总体规模将会维持现状,依然处在调整期阶段。医院收购将对医院管理与整合越来越重视,价值投资的理念更深入人心。预期未来由于民办医院比例增加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进入并购市场的医院资源扩大,重组型和再次交易的医院并购增加,整体医院并购数量会持续增长,有可能出现大型交易,但平均交易额可能会降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将会对医疗技术及各项诊断产生深入的影响,为医疗行业投资提供更多空间。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