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1日,由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和工信部工业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特色小镇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特色小镇产业链资源合作开放大会在北京召开。
自2016年起,在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积极参与下,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镇。据统计,目前全国特色小镇总计划数量已超过1500个,加上住建部此前公布的403个特色小镇,今后全国将会出现近2000个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正在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这是特色小镇首次出现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更加明确了特色小镇发展的未来方向。
然而,在全国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警惕的问题,例如部分地区概念不清、定位不准、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市场化参与不足等等。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在此次论坛上表示,一方面,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要注重塑造文化灵魂,树立文化标识,为特色小镇建设注入工业文化灵魂;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坚持产业先导模式,产业的发展前景和独特个性直接决定了小镇未来的成败。
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则给出市场一些警示。他称,中国目前还处在城市时代的开创期,这个时期大国大城仍然是主旋律,所有的生产要素、资本要素都会向主导城市群地区、大都会地区集中,这是任何人为的行政干预很难改变的格局。
尹稚说:“特色小镇其实是新型城镇化中的特种兵,它真的得是在产业链条上、在资源链条上或者在功能链条上,有一些极为特别的职能出现的时候,它才叫特色小镇。”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在发言时也指出,中国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产业要振兴,生态要宜居,治理要有效,文明风尚、生活富裕、人才支撑,这都是农村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小镇也没有基础,现代化也没有基础,国家整体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从乡村振兴的视角来看小镇建设。
张鸿雁说:“小镇是城市文明生活方式,让广大农民进入市民社会的一个渠道,是拯救中国社会的根本。”他表示,要构建一个特色小镇,可以从产业特色、创新特色、空间特色、文化特色、景观特色这几个视角考虑,而小镇规划则有几个必须一定要做到:必须找准核心、识别身份、协调利益、适度超前、实效检验、明确抓手。
张鸿雁最后总结说,要做好一个特色小镇,核心是要以产业为主,要完成它的唯一性定位,要有其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也要以做科学研究的态度,来做小镇建设和小镇规划。
目前,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房地产企业的参与热情高涨,而其最核心的能力就在于整合银行、政府、上下游供应商等各方资源,在既往打造商业、住宅等产品线(1.0版本),进而是商业综合体、文旅等产品线(2.0版本)之后,特色小镇属于对房企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产业导入以及持续融资和运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3.0版本产品。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怀洲发言说,华夏幸福始终聚焦产业小镇,坚持每一个产业小镇都有一个特色产业的理念。他认为,只有把产业发展好了,特色小镇才能够可持续,所以华夏幸福坚持以人为本,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产促城、以城带产、城乡一体的“产城融合”,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融合”,文化居民融合的“人文融合”的发展理念。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