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及“新常态”,“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中国经济呈现出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在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时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从2015年开始,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正式拉开大幕。
财政收入进入个位数时代:受经济下行、企业效益下滑、结构性减税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自2014年以来进入个位数时代(8.6%),这是1991年以来全国财收首现个位数增长,并在2015年进一步下跌至5.8%,2016年全国财政收入的计划增速为4.5%,再创新低。在中国经济呈现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后,中国财政收入也走向中低速增长的常态,财政压力相应增加,财政收支矛盾呈加剧之势,平衡收支压力较大,地方债务风险引发公众担忧。如何克服速度情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适当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成为了考验财政人智慧和担当的难题。
国务院税收优惠专项清理“刹车”:2014年11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全面清理已有的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并明确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各地区严禁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优惠政策专项清理进行5个月后,国务院于2015年5月11日发布通知,暂停去年国务院62号文部署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专项清理工作,对已出台的违法税收优惠政策不再“一刀切”取消,而由各地各部门设立过渡期,逐步清理。有观点认为这是国务院的一次“自我纠偏”,也有观点指出,这其实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之举,给地方政府和企业“松绑”。
声音:
谢旭人:谢旭人在解读十八大报告时强调,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二是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三是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楼继伟:财政部长楼继伟在《求是》上发文指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制度基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就是要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肖捷:财政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好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把学习研究经典著作、更加自觉地学哲学用哲学作为理论武装的经常性工作,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断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财政工作实践的能力,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穆迪标普,我们不care”:2016年3月31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宣布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同时将香港信用评级展望也下调至负面。此前,3月2日穆迪也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的评级展望。对此,财政部连续作出回应,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国际评级机构这样做是“缺乏远见”,将来实践会证明它是错误的。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更是表示:“我们不care评级机构的评级,不用给他们‘拜码头’。”
《劳动合同法》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经济50论坛2016年会上,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工资过快增长降低投资意愿。他表示,现行劳动合同法有问题,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约束,立法和司法层面上有所体现,最终很大程度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导致劳动力低。他认为,新常态下我国由于人口减少、劳动生产力提高缓慢甚至停滞等问题,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缓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下一步应调整劳动合同法,保证劳动市场灵活性,同时加强以人为主的落户制度和职业培训。
新《预算法》制止年底“突击花钱”: 2015年1月起实施的新《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明文制止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解读新《预算法》时表示,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作为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调节年度资金丰歉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说,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短收了,要通过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来弥补;超收了也不能“突击花钱”,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PPP是一段“婚姻”,而不是一场“婚礼”:在“2016云智能教育新年论坛”上,时任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表示,合作中社会资本和政府的关系,是甲乙双方的平等关系,不是一场婚礼,而是一段婚姻。他表示,过去PPP像是一场婚礼,新的PPP则是一场婚姻,20到30年的漫长婚姻过程。PPP文化是法治文化、市场文化和合作文化,倡导平等合作、契约精神、合理分工、专业化、产业化。PPP涉及到政府、社会资本和老百姓三方的利益,最核心的是老百姓利益。三方要互动合作,只有互动合作,才能找到大家最大的利益公约数,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针对个别市县政府仍存在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等情况,财政部于2016年组织专项核查,并对涉及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市县政府、金融机构,请部分省级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依法问责地方违法举债担保行为。2017年2月,财政部表示,针对个别地区存在的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绝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下一步将继续强化执法问责,开展专项核查,对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一律依法问责到人,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蔓延,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同时,将继续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此外,还将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防范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和违法担保。
“死亡税率”:由知名财政学者李炜光提出,他批评中国征税过重,40%的税负对中国企业意味着死亡,也可以叫“死亡税率”。玻璃大王曹德旺更是表示,“中国税收全球最高”,制造企业迁往美国的忧虑与国内企业忍受“死亡税率”的无奈相叠加。在2016年的年末,减税的呼声达到顶点。2017年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一季度已出台降费2000亿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六方面减税举措,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措施全部到位后,加上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今年前4个月翘尾减收,预计全年将再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负3800多亿元。
经济“新周期”: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中国经济目前进入了“新周期”,他认为,新周期一定要有新内容、新经济结构,经济周期和结构转型是两回事,不是每一次周期轮回都要有经济结构的翻天覆地。周期是从复苏、繁荣、衰退到萧条自身的循环,周期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背后更是人性的轮回。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