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布会在线举办。本次报告会聚焦“亟待预期修复和改革重启的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教授发布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宏观经济稳步复苏,但下行压力仍在,增长动力还有待激活。当前,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修复,工业企业增加值规模复苏加速。整体失业率进一步降低,但16-24岁人口失业率持续攀升问题需关注。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仍有提升潜力。贸易总量回暖,但增长速度处于低位,有下行趋势,这反映了内需不足和市场活力不足的状态。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增长动力,以支撑长期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经济复苏中的下行压力主要源于市场主体预期不稳以及投资、消费动力疲软,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整体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市场预期不够稳定,各类信心指数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造成投资不足,居民各类信心消费的不足。
报告认为,传统增长动力疲软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结构性失衡。投资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内部结构失衡,上游要素市场改革和下游实体经济之间的非对称竞争,产生了利润分化,导致下游实体经济消费需求疲软,投资动力不足,叠加外部不确定性,产生了放大效应。在投资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导致的需求不足进一步对投资主体形成负面反馈,使得传统动力陷入低水平状态,难以激发。只要这种结构失衡的状态没有解决,刺激经济的其他手段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产生反向后果。
报告强调,重启改革,修复预期,才能加速经济复苏。真正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的是改革,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心比黄金重要,需要通过一些清单式的措施来迅速提振市场信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重筑市场坚定的力量。中长期内,要通过精准的宏观调控,稳定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复苏。长期要全面重启改革,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增长障碍,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公共服务方面也要去探索更加多元和市场化的供应方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化解公共服务产品供应的压力,降低服务价格,降低老百姓生存性支出,在增大供给、增进人民福祉的同时释放消费空间,引入市场供应、放松管制的基础上依法严格监管。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记者 王祯祯)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