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报告:现状评估与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发布

4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于线上举行。本期论坛聚焦“中国社会保障报告:现状评估与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报告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是社会保障及其定位; 二是社会保障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三是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四是质量不高是现行制度安排的主要问题;

五是以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报告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措施的总称,是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而非狭隘的社会保险或者养老金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法定制度安排与补充保障机制,其中法定制度安排涵盖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四个方面;而补充保障机制则包含市场化的保障机制、社会化的慈善公益事业两大系统。其中市场化的保障机制包括商业保险、机构福利和其他市场主体提供的保障。

社会保障是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从民生角度来讲,社会保障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发展进程中是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民生保障安全网,没有社会保障,我们就可能生活在各种风险之中。在收入分配方面,中央明确共同富裕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由于初次分配需要强调效率,要走向共同富裕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依靠再分配,而社会保障是关键性的再分配制度安排。此外还有以慈善公益事业形态的第三次分配,它总体上可归入社会保障体系,因此要调节收入分配结构,还需要依靠社会保障。最后,社会保障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实践证明,我们在遭遇世界经济危机的风险时,通过加大社会保障的调节力度和发展力度,不仅率先走出了危机,而且很快恢复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报告提出,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结构并不完善,导致了社会保障功能发挥还不太理想。以养老为例,国家每年要拿出将近万亿资金投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在养老服务制度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这意味着老年保障体系建设陷入失衡状态,可能有越来越多的老人拿着较高的养老金却不能获得需要的养老服务,养老金虽然在不断增长,生活质量却可能因服务不足一年不如一年。在保障项目方面,亦存在着失衡现象,如社会保险制度中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获得重视,而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却被长期忽略,以致风险最大的产业工人如农民工没有被覆盖。还有政府主导和负责的法定保障层次占比过高,补充保障层次没有发展起来,市场力量没有调动起来,社会力量发挥更加不足。

第二,社会保险参保质量不高。社会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性制度安排,而现在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很低,因为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绝大多数选择的是居民保险,而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很低,医疗保险同样如此,两者根本不足以解除参保人员的养老、医疗后顾之忧。除此之外,参保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方面更有体现,职业伤害风险最大的农民工或灵活就业人员几乎都处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缺失状态。

第三,制度性缺陷仍未矫正。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是自下而上通过试点逐渐推进的,各种改革措施和制度设计不可避免地存在时代的局限性,有的甚至有着明显的制度性缺陷。首先,我们的社会保障政策基本上都存在着统一性缺失,比如基本养老保险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各个地方的缴费基数、缴费率以及待遇都有差别。其次,责任分担失衡。目前,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单位的负担也偏重,个人的负担偏轻,市场和社会力量还没有分担责任。再次,互助共济不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严重损害了制度的保障能力和互助共济功能。最后,精准性不够。养老方面有效的供给不足,有效的需求难以释放。

第四,再分配力度偏弱。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按照欧盟或OECD国家的统计口径,只占到GDP比重的13%左右,远低于欧盟或OECD国家20%以上的水平;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待遇差别较大,在基本养老金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处于塔尖,而普通居民养老金极少;个别保障项目甚至还存在逆向调节现象,这一点在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体现尤为明显,因为其采取的是按照人头缴纳等额保险费的政策,无论有无收入或贫富相关悬殊,均按一样的数额缴纳医保费,但收入高者较低收入者更加健康和医疗服务,从而实际上是低收入者在为高收入者承担医疗费用。

对于构建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报告认为应该坚定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尊重,坚持三大原则,找准四大着力点:

首先,以高质量为出发点,持续提高共享份额,持续加大再分配力度。其次,尊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规律、尊重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国情。不以客观规律为由超越国情,也不能以国情为由扭曲规律。遵循好互助共济、政府主导的客观规律。除此之外,要坚持贯彻共建共享、公平取向和可持续发展这三大原则。最后,在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抓好四大着力点:第一,加强统筹规划与协同推进,关注的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综合效能和整体效应;第二,全面优化现行制度安排,关键是增强统一性和规范性,消除制度性缺陷,对于新时代的挑战,我们要适应它,全面优化制度安排至关重要,否则将出现重大风险;第三,完善体系(补齐短板)与缩小差距,尽快补上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短板,针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或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缩小;第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走向法治化,只有法治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才可以为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安全的预期。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编辑:王祯祯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