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需求侧管理”的概念。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对需求侧管理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将需求侧管理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之一:“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2021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指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基于以上需求侧管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材料,7月7日,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于线上举行。本期论坛聚焦“需求侧管理的内涵与落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陈彦斌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本次报告对需求侧管理的背景与意义、需求侧管理与总需求管理的区别、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配合及如何落实需求侧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需求侧管理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当前所处的新发展阶段是提出需求侧管理的重要背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新要求,比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三步走”战略要提早了15年。基于以上背景,需求侧管理的提出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需求侧管理有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除此之外,我国积极推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一格局侧重国内大循环,强调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地放到国内来。而需求侧管理正是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构建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并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因此,加强需求侧管理,有助于落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加强需求侧管理有助于释放经济增长动力,确保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根据刘伟和陈彦斌(2020,2021)的系列研究,要想实现“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那么到2035年中国人均实际GDP水平要比2020年翻一番,到2050年中国人均实际GDP水平要比2020年翻两番。具体而言,刘伟和陈彦斌(2020)指出,中国2020—2035年GDP的年均增速需要达到4.8%。但是,按照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趋势,未来十五年的年均经济增速将只有3.8%左右,较难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增速支撑要求。需求侧管理通过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能够强化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从而确保我国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需求侧管理与总需求管理的区别
总需求管理的本质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核心逻辑就是当外在总需求冲击发生之后,政府需要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对总需求的损耗加以弥补,实现所谓的逆周期调节,从而熨平短期经济波动。总需求管理与我国新提出的中国特色范畴需求侧管理有共同的特点,但是总体而言两者存在一定差异,具体体现在调控范围、调控目标、调控策略、调控对象、调控工具五个方面。
第一,从调控范围来看,总需求管理关注包含内需和外需的全部总需求,而需求侧管理更着眼于调控内需。当需求不足时,总需求管理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能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内部需求,而且还能有效带动出口企业扩大生产并增加出口。因此,总需求管理,尤其是货币政策,通常能够同时对内需和外需进行调节。而需求侧管理是与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相对应的。因此,需求侧管理更强调以内需调控为主,其在调控范围上与总需求管理存在一定差异。
第二,从调控目标来看,总需求管理旨在对需求总量进行调节,而需求侧管理不仅注重总量调节,而且注重结构调整。总需求管理所依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是总量型政策,其政策操作主要对需求总量产生影响。而需求侧管理则强化了对需求结构调整的要求。《十四五规划纲要》在谈及“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时,强调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第三,从调控策略来看,总需求管理强调短期的战术性调控,而需求侧管理更注重长期的战略性调控。总需求管理通过短期的总量型政策调整,以快速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然而,如果宏观调控仅着眼于短期的战术性调控,那么可能会给长期经济增长留下一定的隐患。需求侧管理不是着眼于短期的逆周期调节,而是聚焦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性、结构性的问题,致力于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和构建强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就具有了长期性和战略性政策的属性。
第四,从调控对象来看,总需求管理的调控对象以企业、居民和国外部门等经济主体为主,而需求侧管理的调控对象不仅包含经济主体,还包含市场本身。当经济下行时,总需求管理旨在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稳定经济增长。与之不同,需求侧管理在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的同时,还强调要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
第五,从调控工具来看,总需求管理主要依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而需求侧管理不仅依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需要结构性政策予以协调配合。从需求侧管理的调控目标和对象来看,需求侧管理在有效扩大内需规模的同时,还要改善总需求结构并且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仅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难以奏效的。这主要是因为,改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并不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总量型政策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相比于总需求管理,有效落实需求侧管理不能缺少结构性政策。
三、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配合
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属于中国特色范畴,并且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两个新概念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做好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配合,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需要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配合。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而国内生产的许多产品已经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需求侧管理能够改善总需求结构失衡的困境,提升居民消费的规模和质量,从而对供给侧形成牵引作用。
第二,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需要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配合。《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应该“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着“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的战略,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在国际产业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和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外需有长期疲软的可能性,国际产业链面临重构压力。在此背景下,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有助于稳固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作用,维持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为国际大循环提供动力。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需求侧管理能够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使中国成长为“世界市场”,推动国际大循环运行更加顺畅。在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共同推进下,中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新模式将进一步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从而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四、如何落实需求侧管理
传统的总需求管理难以有效应对需求侧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也就不能实现需求侧管理的预期目标,因此,照搬总需求管理的办法难以有效落实需求侧管理。只有创新与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统筹稳定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的新框架下才能真正助力推进需求侧管理。第一,“三策合一”框架能够有效扩大内需,提升消费质量和投资效率,从而有助于落实需求侧管理。第二,“三策合一”框架能够解决总需求结构失衡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推进需求侧管理。第三,“三策合一”框架能够有效推动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配合,从而有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