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中国宏观经济有望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启常态化进程

2021 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并走向常态化的一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战略转换之年,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全面实现常态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6月26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1年中期)在京举行,本期论坛聚焦“开启常态化进程的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晓光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本报告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开启常态化进程的特征表现、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以及政策性支撑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前瞻性探讨了常态化后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中长期挑战。根据定性判断、设定系列参数,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 模型,对 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核心指标进行了预测。最后,基于定性判断和数值预测,针对短期压力和中长期挑战,报告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

报告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开启常态化进程的特征表现、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以及政策性支撑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前瞻性探讨了常态化后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中长期挑战。

报告提出,在低基数效应、内生动力增强和趋势性回归力量的作用下,2021 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呈现“总体增速偏高”、“表面上逐季回落”、“实际上逐季回升”的显著特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开启常态化进程。一是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实际产出水平已基本回到长期增长趋势线。二是生产供给持续高速增长,产业复苏的短板领域加快补齐缺口。三是外贸外资延续强劲增长态势,为内需复苏争取宝贵时间窗口。四是消费和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并不断强化内需增长动力。五是企业绩效、居民就业、政府收入全面改善,微观基础得到深度修复。六是宏观经济景气程度显著回升,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

报告称,上半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启了政策常态化进程,并完成了压力测试。超常规政策的退出、财政政策节奏的后移、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使得上半年政策性支撑力量全面减少。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边际放缓,但依然保持了稳健复苏态势,为最终实现常态化增添了底气。上半年,疫苗研制的成功及其在全球范围内不平衡的分配使用,使全球疫情形势总体向好但局部恶化,世界经济在稳步复苏中出现明显分化。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在疫苗接种、大规模刺激政策下加快复苏,而印度巴西等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则在疫情失控、政策空间逼仄下陷入困境,国际政经局势更加复杂。

报告表示,复苏的不平衡不充分不稳定是2020年中国经济闪电式复苏的遗产,并对 2021 年中国经济的常态化和政策的常态化产生严重干扰,在外部疫情反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债务风险累积、政策性力量急于退出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常态化进程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全面显化。一是内需恢复仍不充分,供需结构仍不平衡,指标比例仍不协调,区域分化仍在加剧,使得经济复苏动力在边际上出现弱化势头,影响经济常态化进程。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给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实施带来严重干扰。三是趋势性消费需求不足成为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堵点。四是制造业投资与增加值增速严重背离,中长期预期有待改善。五是企业出现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信用市场风险有所释放。六是就业压力减轻,但毕业生和农民工群体依然困难。微观主体对经济运行的直接感受与宏观数据表现产生一定的背离,社会不同阶层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也出现强劲分化。预期分化和经济主体对经济困难忍受程度下降是 2021 年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新情况。

中国宏观经济常态化进程中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为下半年精准施策、确保常态化进程全面完成提供了指引。展望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常规性扩张政策效应的延后显化、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布局和项目落地、全球疫情及经济形势的逐渐明朗,中国宏观经济有望加快完成常态化进程。

1、经济内生动力的持续增强决定了趋势性回归力量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两个层次的缺口(需求缺口——需求增速是否匹配供给面增速;产出缺口——经济增速是否回归常态化增速)将最终得到完全弥补,同比增速“前高后低”、两年复合增速“前低后高”的基本走势将得到完整呈现,产出水平将更稳固地运行在长期增长趋势线之上。

2、2021 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常态化的一年,超常规政策向常规性扩张政策的转换决定了政策增长拉动效应的后移,下半年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将带来更为强劲的增长,成为弥补中国需求缺口和提振短期经济形势的核心因素。2021 年宏观政策的基本定位是实现超常规政策向常规性扩张政策的转变,而非直接过渡到逆周期调节政策,全年来看,政策性力量的支撑效应依然强劲。

3、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始部署实施的一年,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统领下,科技自立自强的布局、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布局、国内大循环的畅通与短板的补足、扩大内需战略的启动等举措,不仅将引发经济主体预期的改变,同时也将替代非常规刺激政策成为需求扩张的基础性力量。

4、2021 年是中国加强金融风险处置的一年,经济复苏与风险显化并存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鲜明特征,这也使得货币政策急于回归稳健中性,将政策重点转向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平抑房价上涨势头。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政策平衡点。一方面,从政策退出效应来看,随着特殊性支持政策的逐步退出,脆弱地区和部门的潜在风险势必水落石出。另一方面,从风险演变规律来看,相比宏观经济复苏,微观基础的修复和金融风险的暴露会略有滞后。债务集中到期偿付的风险、大中型企业债券违约引发市场动荡的风险、地方财政紧平衡下城投信用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显化的风险、国际金融市场泡沫破裂的输入性风险,是 2021 年重点关注的五大金融风险。

5、从外部环境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联储加息缩表、中美贸易关系走向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常态化的外部制约因素。各国不同步的复苏带来不同步的政策退出,特别是下半年美联储释放“加息缩表”的信号,很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甚至导致外债比例偏高的脆弱经济体面临危机。

6、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回归常态化,趋势性下行力量的逐步显化将再次成为影响2021-2022 年宏观经济走势的主导性因素,如何通过改革赋能也将重新成为核心议题,成为影响宏观经济走势和微观主体预期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常态化进行到一定程度乃至常态化进程完成后,新旧中长期下行压力将全面显化。一是区域经济分化较为严重,亟须全面提振北方经济,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二是劳动人口压力急剧加大,放开生育政策远水不解近火,甚至会加大十四五时期压力。三是用工成本与碳成本双增,需要关注企业承受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四是劳动力需求与供给错配,技术性结构性失业压力加剧。五是疫情冲击长期创伤效应,需要着力改善中长期预期。六是从收入不平等到财富不平等,需要系统推进财税改革。中国经济真正实现常态化,不仅取决于短期政策常态化的路径和政策退出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也取决于新动能的持续成长以及市场主体积极性的激发状态,这就需要持续关注和推进改革新动力。

针对中国经济常态化进程中面临的短期内外部压力,报告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的政策建议。

第一,在总体政策定位上,2021年依然需要保持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扩大内需战略需要向消费促进倾斜、向收入分配改革领域延伸,以改善中期预期和市场信心,完成与疫情救助政策的对接。

第二,财政政策需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超常规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先逐步向常规性积极财政政策转变,然后才是逐步回归中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在关键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上的布局,在核心产业上进行国产替代的布局,以及在出口转内销等方面的一系列布局,都需要未来财税改革的配合,需要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实现新战略与传统战略的对接。

第三,货币政策需要做好应对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调以及美联储“加息缩表”风波的准备。美国下半年释放“加息缩表”信号将是大概率事件,相关市场预期和反向操作将会相应展开。届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被迫加入加息阵营,中国目前已经偏紧的货币政策是否具有相应的加息空间,很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常态化进程。

第四,高度重视经济复苏时政策退出带来的风险问题。把“稳杠杆”作为短期宏观监管目标,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考虑金融成本持续下降与货币数量收缩相组合的模式进行定位。对于特殊行业和特殊群体的一些纾困政策可以采取逐步退坡的方式,防止政策悬崖带来的新风险。
第五,加快十四五规划项目实施和布局,发挥预期引领和跨周期调节作用。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通过及实施的第一年,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统领下,通过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布局、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布局、国内大循环畅通与短板的补足、扩大内需战略具体举措的启动,不仅有望改善市场主体预期,也有利于替代非常规刺激政策成为短期需求扩张的基础性。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